分析师普遍认为保险股估值仍有较大向上空间;当前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仍然欠配。
在上周五(7月25日)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靴子落地之后,7月28日,保险股再度上演走强行情,多只个股再创历史或多年新高。
7月28日,A股保险板块截至午间收盘上涨2.73%,在A股申万二级榜单中排名第三,截至下午14点10分涨幅升至3.47%;港股市场的内资保险股表现也较为亮眼,截至午间收盘全线上涨,多只股票上涨超过2%。截至收盘,A股保险板块涨幅3.50%。
其中,多只保险股28日再创历史或多年新高。Choice数据显示,新华保险(601336.SH;01336.HK)在A股和H股均表现亮眼,A股上午一度涨幅达5.6%,再创67.36元的历史新高(复权后,下同),H股一度涨幅超过7%,亦创股价新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中国财险(02328.HK)和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H股亦在7月28日上午盘中分别触及6.42港元、16.78港元及34.05港元的历史新高。除此以外,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H股盘中亦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价。
近期,关于保险行业的利好消息不断,其中最为重磅的当数预定利率再次下调的靴子落地。
7月25日,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二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触发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继2023年及2024年之后的再次下调。根据多家大型险企随后发布的公告,预计行业内普遍将在8月末将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预定利率分别下调50个基点及25个基点,至2.0%、1.75%及1.0%。这也意味着,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都将突破1999年时2.5%的上限低值,创下历史新低。
华泰证券表示,当前保险业面临较大利差损风险,年初以来的寿险新单面临较大的成本收益倒挂压力,资金成本2.5%(现行传统险预定利率),即便30年国债的利率也仅为1.8%~1.9%,持续降低新单负债成本有望缓解利差损压力。同时,预定利率下调有望提升新单盈利性和销售积极性。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徐康团队表示,“利差损”压力是保险股估值承压的核心原因,利差风险收敛或持续驱动估值回升。
同时,保险行业的“反内卷”工作亦在持续推进,除了防止行业费差损的“报行合一”(即保险公司实际执行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与向监管部门报送的备案材料保持一致)政策正在全面铺开,各地保险行业协会也陆续发出相关“反内卷”倡议书。7月24日,广东银行同业公会联合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召开通气会,就防止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进行解读,释放出行业反恶性竞争的明确信号。
今年上半年,保险负债端的回稳态势明显。国家金融监管总局7月25日披露的保险行业6月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4%,第二季度单季同比增幅达到16.3%。上半年产险公司保费达9645亿元,亦同比增长5.1%。
多家券商分析师预测,半年报中上市险企将延续一季报寿险新业务价值(NBV)普涨的态势,健康险、养老险等需求也将持续提升,而财险盈利水平亦有望稳步提高。同时,对于资产端,分析师普遍认为,在诸如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下调偿付能力股票风险因子、拓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开展黄金投资及扩容债券南向通等一系列政策下,加上资本市场边际回暖,上市险企的投资收益或迎来改善,进而支撑估值修复。
展望未来,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保险股估值仍有较大向上空间。东吴证券表示,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未来随着经济复苏,负债端和投资端都将显著改善。当前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仍然欠配,7月25日A股保险板块估值为0.61倍~0.94倍P/EV(内含价值倍数)(2025E),仍处于历史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