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
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仁和人寿”)高层人事出现大变动。7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数字官(CDO)高宏、审计责任人胡良同日被解聘,“80后”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樊雪接任审计负责人。业绩方面,在连续亏损多年后,2023年、2024年,该公司实现连续盈利。那么,一家保险公司的两位高管同时退出,可能带来哪些影响?由亏转盈的背后,有哪些因素推动?
副总经理、审计负责人同日解聘
近日,招商仁和人寿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多起人事变动的议案,其中包括解聘胡良招商仁和人寿审计责任人职务的议案;解聘高宏招商仁和人寿副总经理、首席数字官职务的议案;聘任樊雪担任招商仁和人寿审计责任人的议案。
简历显示,胡良曾有头部险企和监管方的任职经历,高宏则具有多家大型保险公司的任职经历,且已入职公司多年。
招商仁和人寿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位高管的调整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其中高宏已任招商局集团专职外部董事,胡良已任命为公司品牌关系总监,并拟任广东分公司总经理,相关审批流程正在进行中。
根据官网披露的信息,“80后”樊雪自2024年12月出任公司副总经理,2025年3月出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年至今,招商仁和人寿多个职位出现人事变动,如王其侠2024年2月出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宇2025年4月出任公司首席运营官(COO);王海波自2024年12月出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文玉2024年3月出任公司合规负责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险企同时解聘审计责任人与技术高管的情况较为少见。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高管“一次性”调整在保险业并不多见,但银行系或股东强势公司偶见“集体换防”。一般而言,保险公司具有“资深+实权”双重背景的人物同时退出,可能的原因包括,对数字化投入与审计合规成效仍有优化空间;配合新一轮战略聚焦,即“换打法”。短期来看,人事变动的背后,对应条线的战略连续性或被打断,可能出现节奏放缓的情况。但中长期看,若继任者能迅速补位并导入新资源反而有助于重塑治理与业务模型。
“仁和保险”这一品牌由来已久。轮船招商局于1875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族保险公司——保险招商局,并于次年创办了仁和保险,保险招商局后来并入仁和保险。
2016年12月1日,经原保监会批准,招商仁和人寿正式开始筹建,并于2017年6月30日获得开业批复。该公司注册资本为65.99亿元,由招商局、中国移动、中国航信三家央企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
亏损超20亿元后转盈
招商仁和人寿曾深陷亏损泥潭,2017—2022年,该公司累计亏损超20亿元。2023年,该公司扭亏为盈,盈利金额为0.68亿元,2024年盈利1.31亿元。
今年一季度,招商仁和人寿保险业务收入49.42亿元,净利润0.99亿元。
“当前的寿险行业环境,我们目前面临低利率、低收益、低偿付能力的三低周期,在750曲线持续下行的环境下,寿险行业存量高定价利率保单将面临极大的压力,需要不断增提准备金,大幅冲击公司的净利润结果,剔除750曲线变动影响后,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3.8%。”招商仁和人寿表示。
对于公司由亏转盈的原因,招商仁和人寿表示,从外部因素来看,国家和监管密集发声提振信心,综合施策积极应对利率下行周期。监管机构密集出台多项有利于寿险业穿越三低周期的政策:一是压降产品利率,控制利差损风险;二是实施“报行合一”,控制费差损风险;三是鼓励使用工具加强逆周期调节。从内部因素来看,2023年以来,公司坚定实现打平盈利目标,遵从规律、强化转型,通过降本增效、缩短久期、持续强化投研能力建设等资负联动多措并举,公司于2023年扭亏为盈,并且2024年持续盈利。
招商仁和人寿也表示,2025年将锚定盈利目标,围绕“优产品、控成本、创价值”九字方针,坚定业务转型及稳健经营,强化投研能力建设,抓好负债质量及成本管控,有效应对逆周期风险,助力公司实现持续盈利。
偿付能力是险企经营发展的生命线,亦是监管评估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2025年一季度末,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0.46%,较2024年四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0.77%下降了10.31个百分点,该公司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主要由于2025年一季度实际资本下降的幅度大于最低资本下降的幅度所致。
据了解,为应对利率下行及市场波动等外部压力,过去一年,该公司采取了一定的举措以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一是于年中实施资产重分类,此举显著增厚了净资产;二是持续压降负债成本,严格管控各项费用;三是在投资端精准发力,不断提升绝对投资收益。
一般而言,保险公司欲实现偿付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险企增资扩股,即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股东注资,可以直接提升资本金,而“补血”的另一大途径便是发债。早在2020年,招商仁和人寿获批增资至65.99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也在通过发债补血,如2020年12月成功发行8亿元资本补充债券;2021年6月成功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同年10月,又成功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满足多元需求成一大发力点
对于寿险行业而言,预定利率下调如一把利剑始终在上空盘旋。近日,保险业协会将二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设为1.99%。这将触发预定利率下调机制,市场普遍预期传统险和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上限将分别下调至2%和1.75%左右。
“公司计划于8月31日24时停止销售预定利率不符合要求的保险产品,并做好新产品开发工作,确保业务稳定过渡。”对于在产品预定利率切换阶段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招商仁和人寿对北京商报记者如是表示。
从招商仁和人寿的经营范围来看,涵盖普通型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等。
需要关注的是,该公司储蓄理财型险种持续占据保费收入前五的榜单,以2024年为例,该公司保费收入前五的产品中,包括一款终身寿险、两款两全保险、一款两全保险(分红型)和一款年金保险。
对于提高保障型产品占比的举措,该公司回应表示,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健康管理及财富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在提升保障型产品占比的战略方向上,公司采取“口碑品牌建设”与“服务深度融合”双轨并行策略。比如,公司推出“和家健康”系列保障产品,并以“和家健康驿站”为核心载体。该模式聚焦客户最关切的三大健康痛点,将保险保障与专业健康服务深度融合。
近年来,一系列有关健康保险的政策相继出台,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化与人口结构变化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商业健康险正经历从粗放增长向精细化服务的深刻转型。对于提升健康险的占比,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支培元表示,在产品创新方面,可以开发与医疗资源绑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如防癌险+早筛服务)。在渠道合作端,可以与医疗机构、社保体系联动,拓展团体健康险市场。
需要关注的是,招商仁和人寿召开的2025年度工作会议中提及,全力推进央国企及员工家庭首选的风险管理、健康管理及财富管理数智生态平台建设。
招商仁和人寿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打造家庭账户数智化生态平台建设,创建“1+N”家庭账户运作管理规则体系,打造家庭账户信息管理系统FRM,实现家庭客户全方位运营管理。下一步,公司将加速推进2025年家庭战略项目落地,实现销售逻辑、保险产品及服务权益的一体化逻辑闭环,搭建完成满足用户家庭化产品及服务需求、销售队伍展业需求的一体化线上工具,持续聚焦家庭“风险保障—财富管理—服务融合”全生命周期需求,推进家庭万能险等开发,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