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采购4000来万预付10多亿,股权款流向配资公司,*ST金泰16亿资金被疑占用

2025.08.14 | 604061491 | 5次围观

  *ST金泰(维权)称去年部分与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涉嫌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大额采购资金经8家贸易商“季度循环”、股权投资的资金去向不明,*ST金泰(300225.SZ)近15亿资金异常流转的问询回复陷入争议。

采购4000来万预付10多亿,股权款流向配资公司,*ST金泰16亿资金被疑占用

  *ST金泰在8月12日披露的监管问询回复中称,2024年,该公司为规避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采取“战略备库”措施,向贸易商支付超9亿元资金,实际采购金额仅2900余万元,资金流向与采购需求严重背离。其中,供应商部分资金流向非经营实体,与芮奈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芮奈”)的资金往来涉嫌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不仅如此,*ST金泰去年还向深圳怡钛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怡钛积”)支付了两笔股权投资款,合计金额4.6亿元,资金最终流向的、真实目的不明。但该公司一名董事长称,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经层层划转,最终流向了配资公司。

  对于这些回复内容,该公司3名董事并不认同,并投了反对票。董事刘锐明认为,此次回复“避重就轻,罔顾事实”,战略备库供应商是受同一主体控制的资金通道,公司管理层与实际控制人裴剑等人勾结,以不干涉采购部之由行侵占公司资金之实。

  另据8月13日公告,*ST金泰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认为,该公司2024年的战略备库行为,已不符合正常采购锁价的商业实质,采用季初转出、季末转回资金的形式旨在控制财务报告中的预付账款金额,避免季报、半年报等定期报告审核时被审计委员会发现,上述行为符合上市公司资金被非经营占用的特征。并认为该公司收购厦门怡科所持怡钛积的股权,应该是非经营资金占用主体用于平衡其资金,并构成非经营资金占用的一部分。

  十数亿资金交易流转异常

  根据问询回复,*ST金泰2024年流转异常的近15亿资金,包括超过9亿的“战略备库资金”,以及两笔合计4.61亿元的股权投资款。

  这一问题此前就已暴露。审计机构在审计2024年年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以战略备库名义,通过芮奈、上海悦芮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悦芮”)等8家供应商,进行“季初转季末回”的异常资金流转,转出资金累计9.31亿元,转回资金累计9.3亿元,但实际采购金额仅2900余万元,转出资金与实际采购金额严重不成比例。

  其中,该公司向芮奈付款高达5.9亿元,退款为5.62亿元,采购金额仅2725.84万元;向悦芮付款2.03亿元,退款2.02亿元,采购金额仅74.88万元。

  而*ST金泰以战略备库预付款的名义,将资金转出至相关贸易商后,相关贸易商又在邻近时间点,将金额相近资金转出至非供货主体,部分贸易商的实际经营场地及规模,也与签订的采购协议金额严重不匹配。

  根据公告,该公司2024年战略备库预付款转化的实际采购(转化率)不足4%,实际占用资金成本为756.05万元,实际采购节约成本184.73万元,扣除资金占用成本后,实际亏损571.32万元。

  在2024年战略备库已经遭受损失的情况下,该公司今年仍然存在向芮奈等5家供应商转出及转回资金的情况,合计预付款2.56亿元,退款1.21亿元,采购仅约1370万元。截至7月30日,相关供应商已还款2000万元,剩余未还款余额为1.21亿元。

  此外,监管问询中还提及,该公司去年两笔股权交易款的流向存在异常,存在通过通道方,使股权交易款流向最终资金占用主体的重大风险。其中,包括该公司收到的怡钛积股权回购款1.38亿元及第二次收购怡钛积支付的3.23亿元,合计4.61亿元。

  根据*ST金泰披露,回收的1.38亿元,支付给了战略备库的2家供应商,而向厦门怡科支付的3.23亿元,则来自于压缩战略备库的回款。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ST金泰净资产为8.61亿元,上述剩余未还款余额及对怡钛积的长期股权投资,合计占其净资产比例超过50%。

  战略备库供应商成资金占用通道?

  从上述资金流转的链条来看,战略备库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且在2024年交易中资金存在显著“季初转季末回”特征。

  *ST金泰解释称,自2022年起,该公司为了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同时锁定原材料价格,启动了战略备库,2024年延续了这一模式。“战略备库”意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让渡部分资金时间价值,来获取供应链的安全;除保供保价外,该公司当时判断后续原材料价格大概率上涨,亦想通过对外销售原材料增厚利润。

  从过往情况来看,该公司战略备库资金实际采购占比持续下降,资金成本则逐年增加。2022年至2024年,此类业务采购占比分别为78.12%、29.73%、3.18%,资金成本分别为136.26万元、302.16万元、756.05万元。

  根据*ST金泰披露的战略备库供应商情况,芮奈和悦芮两家供应商连续三年均与该公司存在大额资金往来,这两家公司每年收到的款项占战略备库付款的比例达到60%以上,2024年占比超过85%。

  该公司审计委员会认为,2024年的战略备库行为,已不符合正常采购锁价的商业实质,采用季初转出、季末转回资金的形式,目的是为了控制财务报告中的预付账款金额,避免季报、半年报等定期报告审核时被审计委员会发现,上述行为符合上市公司资金被非经营占用的特征,但无法判断2024年以前是否也存在类似情况。

  *ST金泰则称,2024年的8家供应商中,仅芮奈涉嫌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通过对战略备库供应商开展资金流专项调查,发现8家供应商相关资金疑似流向定期存单、保证金等项目,该公司将其归属于公司内控的缺陷。

  但审计委员会认为,只要*ST金泰与供应商的资金往来与原采购(发货)金额不一致,即存在资金占用就应披露,至于具体占用金额尚需该公司自行核查清楚。

  对于是否与战略备库存在关联关系,在2024年年报中,该公司将上述8家企业及业务表述为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但在问询回复时却又改口称,以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无法明确判断,且经核查及和股东及管理层沟通,芮奈等8家供应商与公司不存在股权控制、一致行动关系。

  *ST金泰续称,之所以将上述8家供应商的业务,列为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是由于采购金额及占比均较高,且签署终止协议后,芮奈对还未还款的供应商进行兜底,因此将芮奈认定为公司关联方。

  在审计委员会看来,*ST金泰2024年-2025年的战略备库供应商,应该受同一主体(人)控制。公告显示,在2025年的战略备库业务中,芮奈及另外4家供应商的实控人均为钱程。

  而董事刘锐明对该公司的回复议案,提出了反对,原因是对于战略备库资金占用,管理层表述前后矛盾,与公开披露资料违背,战略备库供应商是受同一主体控制的资金通道,这是由于管理层与公司实际控制人裴剑在幕前、内部高管原董事长罗甸、财务总监隋静媛等、外部人士许迪、钱程等人勾结,以不干涉采购部之由行侵占公司资金之实。

  *ST金泰则称,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企查查信息显示,钱程为悦芮的法定代表人,并未在芮奈目前的股东及高管名列。不过,芮奈的一名历史股东徐巍,目前是上海华锦实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总经理,而这家公司的历史法定代表人之一为裴剑。

  股权交易资金流向成谜

  *ST金泰去年的两笔股权交易款,收购对象是怡钛积,交易对手是石河子怡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石河子怡科”)、厦门怡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厦门怡科”),而收购资金流转也与战略备库存在关联。

  披露显示,2024年4月,该公司收到石河子怡科偿还的怡钛积股权回购款1.38亿元。对于资金来源,根据石河子怡科提供的资金流水,石河子怡科收到纽福克斯投资款后,将款项转给天津云启天恒企业管理中心(下称“天津云启”)。不久后,石河子怡科收回天津云启5500万元及深圳可上8500万元的款项后,又支付给该公司。

  而*ST金泰收款后,随即以增加战略备库规模为由,将资金转到至芮奈和悦芮两家供应商。而芮奈和悦芮收款当日,又将资金转给了北京森沃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几个月后的2024年9月,*ST金泰再次收购怡钛积科技34%股权。该公司称,支付股权收购的3.23亿元资金,与公司披露的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在关联,来自公司压缩战略备库规模收回的资金。而出让方厦门怡科收到股权转让款后,随即将其中3.07亿元转至武汉晟天。

  *ST金泰解释,上述两次交易的对手方石河子怡科,与厦门怡科尽管为同一实际控制人,且均涉及怡钛积科技股权交易,但两次交易的性质、目的及商业逻辑存在明确差异,因此不构成一揽子交易,不涉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审计委员会认为,*ST金泰收购厦门怡科持有的怡钛积34%股权,具有真实的商业实质,既然该公司从石河子怡科手中,收回的首次股权回购款来源于战略备库,那么推测其收购厦门怡科的股权,应该是非经营资金占用主体用于平衡其资金,并构成非经营资金占用的一部分。

  作为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刘锐明在反对理由中提及,石河子怡科虚假还款,与收购深圳怡钛积股权形成一揽子交易,目的是为了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及掩盖资金占用的真相。

  刘锐明称,石河子怡科的资金来源于深圳可上,纽福克斯与资金最终去向方北京森沃是关联方,石河子怡科将来源于关联方深圳可上、纽福克斯的资金汇入上市公司,造成还款假象,然后又将资金通过资金占用通道方悦芮、芮奈划转给关联方北京森沃,资金形成闭环,上市公司资产被侵占。

  他还称,石河子怡科、厦门怡科、深圳怡钛积,受同一控制人林宝文控制,厦门怡科收到3.23亿收购款后,将其中的 0.16 亿汇给深圳怡钛积,其中的3.07亿汇给武汉盛天智赢建筑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后者通过层层划拨,资金在一些配资公司账上形成了定期存单、保证金,这些配资公司与战略备库资金流向的配资公司相重叠。

  对于刘锐明反对的理由,*ST金泰称系其个人观点和判断,立案调查尚未终结,涉事事项均未有明确结论。刘锐明对涉事事项的主观推断,以及针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董事和外部无关个人的推测性指控,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