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正迎来加速发展期。8月23日,翔宇医疗发布五大系列13款脑机接口设备,同步牵头组建康复技术创新联合体、与河南省人民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利好政策亦持续加码,呼和浩特市近期落地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为其医疗场景落地提供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脑机接口技术路径丰富,处于技术加速变革期,产业链中上游的技术进步带来下游应用端不断突破,国内脑机接口公司有望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
● 本报记者傅苏颖
产品开发提速
脑机接口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主要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个发展方向,在医疗、康养、教育、娱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医疗健康是最早被应用并最接近实现商业化落地的细分领域之一,人口老龄化推动市场持续扩容,行业长期增长确定性高。
上市公司纷纷布局,一系列成果持续涌现。翔宇医疗此次发布的五大系列产品分别为:脑机接口PT运动疗法解决方案、脑机接口OT康复解决方案、脑机接口ST(吞咽与认知)解决方案、脑机接口物理因子系列的神经康复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系统以及脑机接口智能康复照护解决方案。
以脑机接口PT运动疗法解决方案为例,翔宇医疗董事长何永正介绍,该系列产品创新融合脑机接口技术与智能运动康复设备,实现从运动想象到运动精准转化,其涵盖意念控制的下肢反馈、踝关节训练、上下肢主被动多关节等设备及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助力脑卒中、损伤患者重新站立行走,重拾运动能力与康复信心。据智研咨询统计,2024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714.6亿元,众多新品的上市有望带来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产品的革新及康复治疗技术的重塑。
除翔宇医疗之外,三博脑科、伟思医疗、诚益通、麦澜德、爱朋医疗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布局了脑机接口产品。例如三博脑科表示,公司目前脑机接口的应用端处于初步的实验验证阶段,包括招募实验患者、做课题和适应症研究。比较成熟的应用是神经调控,用于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和癫痫,如通过电极植入和波形调整来实时监测和控制癫痫发作、控制症状。正在探索的应用包括植物人的促醒、偏瘫的肢体恢复、血管性创伤康复等,但这些还处于实验性开展和实验室验证阶段,距离成熟应用还有一系列过程。
产学研协同发展
国盛证券认为,近十年来,脑机接口的底层技术迎来了重大进步,微电子、材料学、芯片、神经科学、算法等领域的技术迭代为脑机接口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脑机接口行业逐渐进入应用普及期。
何永正称,目前公司的脑机接口技术已覆盖康复障碍的早、中、后三个阶段,不仅掌握脑电信息收集装置技术,还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临床落地再到居家应用的全链条技术掌控。未来,公司计划推进“脑机接口+各类康复装备”模式,将脑机接口植入所有神经康复相关装备,进一步拓展技术应用场景。
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为市场规模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芯智达业务发展总监李园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公司联合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推出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是百通道以上高通量、无线全植入、准实用化的半侵入脑机接口产品。该系统目前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完成五例患者的植入,帮助因脊髓损伤、脑卒中、渐冻症等创伤或疾病导致的运动或言语障碍患者,实现运动和言语功能的替代和康复。双方联合开发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二号”将于年内完成微型无线全植入工程机的开发,并有望于明年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产品的落地离不开产学研的加速融合。翔宇医疗近年来十分重视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技术成果向临床康复产品转化。何永正表示,公司通过与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吸纳先进技术并进行再创新,实现了多项技术优化升级。
针对此次与河南省人民医院达成的战略合作,何永正介绍,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在神经康复领域的丰富临床经验和翔宇医疗的研发实力,未来双方将在技术研发、临床转化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创新应用。
此外,爱朋医疗发布消息,近日,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脑机接口技术行为治疗联合实验室”。
中国信通院近日发布的《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5年)》显示,当前,多国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在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和产业发展时,更重视跨部门和跨领域的合作,更强调资源整合、知识共享和生态共建,从而加速了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步伐。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在市级资金支持下成立“北脑-天坛临床医学转化实验室”,参与北京天坛医院的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工作,构建了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协作网络。这种协作架构通过专家交叉任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及设备平台共建,实现神经科学、临床医学与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深度耦合。
多重利好因素共振
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以提升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加快培育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在支付端,国家医保局首次为脑机接口设立独立收费项目。目前,已有湖北、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率先落地价格标准,为其进入临床应用奠定制度保障。
此外,脑机接口投融资趋势火热。根据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研究部调查,2025年上半年我国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投融资活跃,共发生14起融资事件,融资规模预计超8亿元,涉及类脑智能芯片设计、脑机接口系统、脑疾病诊疗、神经调控解决方案等多个细分领域。
何永正表示,当前脑机接口市场需求迅速攀升,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从行业数据来看,脑机接口领域复合增长率高、市场规模大,其中86%的市场与研发集中在非侵入性脑机接口领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23亿元,到2029年有望突破百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35%。到2040年,有望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从趋势与展望看,技术创新方面,脑机接口将深化人机融合探索,通过算法优化、精准调控、深度协同等实现智能交互升级。产业格局方面,优势企业或转型为开放生态平台型企业,上下游协同更加密切,逐渐出现的并购活动将加速资源整合,跨行业入局者增多。投资方面,投资规模扩大且阶段前移,融资领域和渠道更加多元,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持续升温,政府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充裕资金保障。
国金证券认为,国内政策叠加资本市场支持,未来脑机接口产业必将迎来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上海证券认为,脑机接口行业适合中长期布局,需重点关注应用场景拓展、技术迭代及稳定性、市场需求及量产能力等要素。关注核心技术突破方向如信号获取、通道数提升等,跟进行业研发及产品推新、销售渠道拓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