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股市涨势未歇,债基却开始恢复大额申购,什么情况?

2025.08.25 | 604061491 | 2次围观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赵云    

  上周,债券市场依然延续调整,叠加A股表现强劲,市场风险偏好仍在提升当中。

  有意思的是,债基却频频出现恢复大额申购的现象。

  尽管从官方的表态来看,这是为了满足投资者需求,但也有分析指出,这是为了应对股市现阶段可能出现回调的避险需求。而从基金的收益率来看,依然没有到重点配置债券资产的时候。

  在沪指站稳3800点的背景下,上周(8月18日至24日)不少债基却准备“开门迎客”了,频频恢复大额申购。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债基是投资界的一类固收理财工具,因为其收益较低,所以稳健的同时,兼顾着资金的安全保障。但是,在市场风偏逐渐提高的当下,这样的避险需求似乎并不是主流策略。

  8月23日,长盛基金发布公告称,长盛盛逸9个月债券将从8月25日开始,恢复大额申购,原因是为了满足投资者需求。无独有偶,平安惠嘉纯债债券也在8月23日公告称,将从8月25日起,恢复个人投资者申购。

  类似的恢复申购,以及恢复大额申购的债基公告,在上周频频出现,尤其是后半周较多。尽管从官方的表态来看,恢复申购是为满足投资者需求,但也有分析认为,主要是应对部分投资者的避险需求。

  有分析指出,A股虽然再创阶段性新高,但也有投资者担心市场成交不足,增量资金有限,获利盘有兑现的需求。然而,8月25日的市场行情又一次让“空方”的预期落空了。

  8月25日,A股再现强势走势,沪指报收于3883.56点,当日上涨1.51%。深证成指涨2.26%,创业板指涨了3.00%,全市场成交额放量至3.18万亿元;各大行业指数也纷纷上涨。

  诺安基金分析指出,在内需缓慢修复叠加流动性整体偏充裕背景下,债市尚无趋势性走熊的基础,但边际上,商品、股票等风险资产趋势依然较强,叠加资金行为如公募基金仍有净卖出形成负反馈扰动等可能,债市偏空因素依然较多。

  上周,纯债型基金表现不佳,周度业绩均值全部告负。Wind统计显示,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周度平均业绩为-0.13%,短期纯债基金的周度平均业绩为-0.04%。而这样的单周业绩均值告负的情况在近期已经多次出现。

  诺安基金分析指出,考虑到货币政策继续宽松落地仍需等待,较低的收益率水平也约束下行空间,短期债市预计震荡偏弱为主。

  那么,到底是资金面的情况发生变化,还是其他?记者注意到,上周有7118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央行分别开展了2665亿元、5803亿元、6160亿元、2530亿元和3612亿元逆回购投放操作。

  其中,逆回购累计净投放13652亿元,叠加国库现金定存到期2200亿元,以及国库现金定存投放1200亿元,央行全周合计净投放12652亿元。资金面整体上由紧转松,资金价格先上行再下行。

  因此,资金面其实也较为宽松,所以,债市短期内震荡的格局依然被权益市场的向好所影响。长城基金的分析指出,往后看,9月后美联储降息预期或继续升温,但降息路径还难言一帆风顺,降息预期或有反复。主要原因在于通胀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市场利率下行,对通胀的限制性下降,又导致通胀上行,反过来限制降息预期。

  对于后市的投资策略,民生证券研报分析指出,短期利率调整后存在修复空间,但整体趋势仍偏弱。因此,需要关注央行流动性投放对债市的支撑作用。建议采用哑铃型结构,兼顾短端票息收益与长端高流动性个券的配置价值。在择券过程中,需要关注流动性、存续规模、持有收益及IRR等因素的重要性。

股市涨势未歇,债基却开始恢复大额申购,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