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向日葵(300111.SZ)拟跨界收购一家半导体电子特气企业,9月7日晚,公司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
据向日葵公告,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漳州兮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兮璞材料”)股权以实现控股。此外,公司还将收购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40%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向日葵主营抗感染类、心血管类、消化系统类等药物,已形成医药中间体—克拉霉素原料药—克拉霉素制剂、医药中间体—拉西地平原料药—拉西地平制剂一体化的业务模式。早在今年4月,向日葵就表露出通过对外收购提质增效的意愿。
在4月24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问,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向日葵方面表示,公司未来将围绕市场销售、研发创新、成本控制、质量管理、人才发展、品牌建设等核心方面,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技术革新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全面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公司将适时通过多种方式寻求外延式发展的机会,实现经营提质增效。
向日葵拟收购的兮璞材料主营六氟丁二烯、三氟化氮等电子特种气体和前驱体,主要用于半导体、新能源锂电池热控等领域。兮璞材料官网介绍,电子特气在半导体领域主要用于制作清洗剂、蚀刻剂,也可用于制作掺杂剂、成膜材料等。向日葵公司公告披露,兮璞材料成立于2020年11月20日,注册资金3930.131万元,上市公司主要交易对方为上海兮噗科技有限公司,兮璞材料的估值尚未最终确定。
向日葵跨界收购半导体材料企业,或与近年来公司业绩增长乏力有关。向日葵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下降2.38%,归属扣非净利润为62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4亿元,同比减少8.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07万元,同比减少35.68%。
在向日葵的主要产品原料药出口方面,据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2024 年我国原料药出口均价同比下降12.0%,这背后一方面是受供应链复杂性、生产技术工艺高要求、市场份额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竞争日趋激烈,价跌量增也成为原料药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
与之对应的是,半导体电子特气市场成长趋势明显,或能为向日葵开启新的增长空间。据光大证券2025年3月研报,随着半导体、新能源等下游行业的崛起,我国电子气体的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当下海外半导体行业出口管制持续收紧,国内高端半导体材料自给能力亟需提升,进一步加速了国产化替代进程。2022年我国电子特气的市场规模已增至220.8亿元,中国半导体工业协会预计2025年将增至316.6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2.8%。
不过,光大证券上述研报也指出,当前市场更为关注专注电子特气研发及生产的相关气体公司,特别关注高端电子特气产品的技术突破,但往往忽视了部分企业工业气体基本盘的重要性。基本盘为大宗气体生产及供应的企业,其营收规模能够持续保持增长,盈利能力较强,且具备稳健的现金流。而只有在拥有持续且可观的净现金流后,才有足够的资金去进一步推动更高端产品的研发。
对于向日葵而言,在原料药、化药主业利润已十分微薄的情况下,未来能否助推兮璞材料“更上一层楼”,仍有待时间检验。
(经济观察网 杜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