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连亏三年的华侨城 挖来华润置地前总裁

2025.09.09 | 604061491 | 6次围观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新地产

连亏三年的华侨城 挖来华润置地前总裁

  传言“华润置地前总裁吴秉琪空降华侨城”的“靴子”正式落地。

  9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正式发布涉及华侨城集团领导职务任免的公告,吴秉琪任华侨城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总经理人选。

  同时,免去张振高的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党委常委、董事长、董事职务,退休;免去刘凤喜的华侨城集团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董事职务,不再担任华侨城集团总经理职务。

  这一系列任免动作,标志着华侨城集团核心管理团队完成了关键的代际交接。

  当前华侨城集团面临盈利压力、业务转型关键期,吴秉琪的上任,为该企业带来了新的期待,但也面临一定挑战。未来如何找到企业“文旅+地产”模式的新平衡点,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亟待攻克的难题。

  PART ONE

  央企资深“行家”解局

  在华侨城集团的官网上,吴秉琪的个人简历已经更新至管理团队首位。

  资料显示,吴秉琪,1971年出生,高级工程师,曾经任职多家央企,包括华润置地党委副书记、总裁,中国建筑集团副总经理等。

  这位央企资深“大佬”已经深耕地产行业三十年,在地产开发与资产运营、区域市场开拓、国央企管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据中国经营报消息,吴秉琪曾带领华润置地华西大区实现2019年—2020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7.8%,达到275亿元。

  2021年,接手华润置地华北大区后,推动该区域当年营业额同比增长超20%至409.37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吴秉琪凭借过往成熟的行业经验,与华侨城当前面临持续亏损、负债高企恰好能够形成有力的契合点。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吴秉琪的上任预计将在资产盘活、资金结构优化、开发效率提升等方面为华侨城带来积极变化。

  “吴秉琪曾在央企担任核心管理职务,深谙房地产开发全周期管理,擅长资产盘活与区域深耕。这类经验有望帮助华侨城优化存量项目、提升资产周转效率。”他进一步分析。

  PART TWO

  “文旅+地产”模式失速

  吴秉琪此时出现,被誉为“救火队长”,承载着外界诸多的期待与关注。

  在房地产行业迈进深度调整期的大背景下,以地产销售来反哺文旅业务的模式难以为继,这也致使长期依托“文旅+地产”模式开展业务的华侨城集团,陷入十分艰难的境地。

  自2022年以来,华侨城集团营收出现不同程度地下滑,净利润持续亏损。Wind数据显示,2022-2024年,华侨城集团累计亏损超260亿元。

  华侨城A(000069.SZ)作为华侨城集团旗下营收规模和市值规模最大的旅游及房地产业务上市公司,同样面临营收与利润的压力。

  2024年,华侨城A实现营业收入544.07亿元,同比减少2.4%;归母净利润-86.62亿元,同比增亏21.7亿元。

  进入2025年上半年,经营状况持续堪忧,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同比减少50.8%;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亏18.1亿元。

  企业在财报中解释称,增亏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结转收入金额和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

  据悉,截至2025年上半年,华侨城A房地产业务的毛利率仅5.49%,比上年同期减少4.25个百分点。而旅游综合业务,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10.78个百分点至7.13%,业务盈利能力尽显疲态。

  截至2025年6月末,企业总负债合计2410.8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8.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84.52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65.77亿元,现有的资金储备难以覆盖即将到期的债务。

  这一份“成绩单”,不仅清晰地揭示出华侨城A目前业务发展的痛点所在,更给新上任的吴秉琪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当前该企业文旅业务盈利能力弱、地产销售下滑,亟需通过机制创新、资金导入和资产优化实现“轻重并举”。吴秉琪的综合管理背景与央企资源整合能力,贴合这一转型需求,有望推动企业在“文旅+地产”模式中找到新的平衡点。

  柏文喜还预测,吴秉琪可能会引入其在华润和中建期间积累的“轻资产”运营思路,例如引入合作方共同开发、输出成熟项目运营权、探索“文旅+康养”“文旅+消费”等新盈利模式,从而减轻重资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