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潮峰投研
尽管监管部门近年持续加码对公募基金“风格漂移”现象的规范约束,但2025年二季度,仍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出现显著的主题偏离问题。
其中,前海开源基金旗下的前海开源大安全核心混合,其实际持仓与“大安全”主题界定存在明显偏差,叠加高频交易操作,不仅引发市场对产品风格稳定性的质疑,也为投资者敲响了“警惕名称陷阱”的警钟。
“大安全”基金持仓跨多领域,金融股配置关联性牵强
作为一只以“大安全”为名的主题基金,前海开源大安全核心混合的持仓结构却与主题定位存在明显落差。
根据2025年二季报数据,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覆盖半导体、软件开发、航空装备、保险、汽车零部件等多个行业,具体包括杰华特、指南针、航发科技、新华保险、中国平安等个股,从行业分布看,科技占比45.31%、制造占比34.64%、金融占比16.86%,行业跨度较大。
从基金合同定义来看,其“大安全”主题虽涵盖国防军工、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等十余个领域,航发科技(航空装备)、指南针(信息安全关联)等持仓尚可纳入主题范畴,但新华保险、中国平安等保险股的配置,却与“大安全”的常规认知存在距离。
尽管基金经理或试图将其解释为“金融安全”“国民安全”的组成部分,但这种关联既缺乏明确的合同依据,也与市场对“大安全”主题的普遍预期不符,本质上已构成主题偏离。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股票持仓集中度较高,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股票市值比达63.62%,占基金净值比59.72%,这一数据既体现出基金经理刘宏对自身选股能力的信心,也意味着单一持仓变动可能对基金业绩产生较大影响——而在主题偏离的背景下,这种高集中度更放大了风格不稳定的风险。
业绩与风险并存,高收益背后是高频交易,换手率超千倍引担忧
从业绩表现来看,前海开源大安全核心混合短期收益颇为亮眼。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该基金近一年回报达105.62%,近两年回报87.02%,近五年回报81.70%,总回报接近200%(199.80%),年化回报10.91%,在同类产品中排名持续领先;基金经理刘宏自2022年8月接管以来,任职总回报53.27%,年化回报14.80%,短期业绩爆发力显著。
但亮眼收益背后,是异常激进的交易操作。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基金换手率高达1143.55%,2024年末换手率也达到813.82%——这意味着基金组合平均每不到一个月就会完全更换一次,投资调整频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高换手率与主题偏离的叠加,虽让基金在市场轮动中具备了“灵活调仓”的优势,比如刘宏在二季报中提到,二季度后期围绕TMT、非银、机械等领域布局以把握反弹行情,但这种“灵活”也让基金风格失去了持续性与稳定性。
更关键的是,高频交易潜藏双重风险:一方面,频繁调仓会产生高额交易成本,长期来看将侵蚀基金收益,尤其在市场波动加剧时,成本损耗可能更为明显;另一方面,高换手率意味着基金经理对市场短期趋势的依赖度较高,一旦判断失误,可能导致业绩大幅波动,此前依赖关税政策调整、市场反弹等短期因素获得的收益,难以形成可复制的长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