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连续两度停牌核查,仍未阻挡投资者的炒作热情,9月18日,天普股份(605255)再度“一”字涨停,斩获12连板。当日晚间,上交所发文称,依规对相关投资者采取了暂停账户交易等自律监管措施。股价大涨背后,天普股份日前披露了一则易主消息,曾任谷歌公司主任工程师的杨龚轶凡将从尤建义手中接过上市公司实控权。天普股份股价狂飙,还有“收购方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昊芯英“)将对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传言刺激,不过,天普股份多次强调,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中昊芯英自身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亦与本次收购上市公司无关。筹划易主的天普股份,今年上半年业绩并不乐观,营收、净利双降。不过,杨龚轶凡入主后将推动上市公司从传统油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未来天普股份业绩能否改善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2连板后上交所出手
股价接连斩获12个涨停板后,上交所官方微博9月18日晚间发布消息称,依规对相关投资者采取了暂停账户交易等自律监管措施。
交易行情显示,天普股份9月18日复牌再度“一”字涨停,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收于涨停价83.6元/股,总市值112.1亿元。拉长时间线来看,8月22日—9月18日这12个交易日内,天普股份股价接连斩获12个涨停板,按不复权方式统计,公司股价区间累计涨幅达213.81%。
9月18日晚间,据上交所官方微博消息,天普股份近期多次出现异常波动情形,公司已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部分投资者在交易该股过程中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依规对相关投资者采取了暂停账户交易等自律监管措施。
股价接连涨停背后,天普股份于日前披露了公司即将易主的消息。从易主方案来看,分为“协议转让+增资控股股东及要约收购”两步走。协议转让方面,中昊芯英拟合计受让10.75%上市公司股份,转让价款约3.46亿元;方东晖拟合计受让8%公司股份,转让价款约2.57亿元。协议转让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但公司控股股东天普控股的持股比例由56.21%降至49.54%。
以股份转让完成为前提,中昊芯英、海南芯繁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海南芯繁”)和方东晖拟向天普股份控股股东天普控股增资,分别增资6.19亿元、3.95亿元、5.07亿元。本次增资后,中昊芯英、海南芯繁、方东晖、尤建义分别持有30.52%、19.49%、24.99%、25%天普控股股权。本次权益变更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天普控股,实际控制人将由尤建义变更为杨龚轶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增资协议触发全面要约义务,中昊芯英应先履行全面要约义务后方可履行上述《增资协议》,中昊芯英向除尤建义、天普控股、方东晖外的所有公众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发出全面要约。
对于本次筹划让出天普股份控制权的原因,天普股份提及,实控人尤建义目前62岁,体力精力有限,无力推动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尤建义的子女均长期在国外,不愿接班经营上市公司。因此,上市公司急需引入新实控人,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本次交易完成后,尤建义仍会继续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保证上市公司平稳发展和过渡。
收购方显眼的对赌协议
从天普股份“新主”来看,来头不小。履历显示,杨龚轶凡生于1986年,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美国甲骨文公司芯片研发经理、美国谷歌公司主任工程师、深圳芯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现任中昊芯英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杨龚轶凡旗下资本版图中,本次收购方之一中昊芯英主营AI芯片的设计、销售及提供算力解决方案。据数据,今年6月30日,公司获品芝基金、厚纪资本、华夏恒天资本等机构B+轮投资,最新估值45亿元。
从业绩表现方面看,2022—2024年,中昊芯英营收、净利接连增长。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169.38万元、4.85亿元、5.98亿元;对应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4297.68万元、8132.64万元、8590.78万元。不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02亿元;对应实现净利润约为-1.44亿元,出现亏损。对此,天普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季节性原因使得中昊芯英收入集中于下半年,从而导致2025年1—6月亏损。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大手笔收购天普股份股权的同时,中昊芯英也面临着对赌协议的压力。公告显示,中昊芯英历次股权融资中,中昊芯英作为回购义务人的对赌协议触发条件包括2026年12月31日前公司未能完成合格上市(QIPO)、公司2024及2025年合计净利润未达2亿元(业绩对赌,针对B轮投资人)及其他常规被动触发的条件。
本次易主消息披露后,市场有传言称中昊芯英将对天普股份注入资产。不过,天普股份表示,截至目前,杨龚轶凡没有在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明确计划,中昊芯英自身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亦与本次收购无关。
不过,天普股份也提及,如果根据上市公司实际情况,需要筹划相关事项,杨龚轶凡将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以及信息披露义务。
从本次易主方案的其他收购方来看,也均与杨龚轶凡存在一定关联。海南芯繁亦由杨龚轶凡实际控制,该公司于2025年7月设立,尚无实际经营业务;方东晖则与杨龚轶凡在企业家活动中结识,不过双方历史上不存在股权合作或业务合作的情况。
将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
此次入主天普股份,杨龚轶凡也面临着一定的业绩压力。
据悉,天普股份于2020年登陆A股市场,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用高分子材料流体管路系统和密封系统零件及总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近年来,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及“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燃油车份额持续下降,上市公司业务发展受到冲击。
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新质生产力工委秘书长高泽龙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燃油车产业链目前面临一定压力,以发动机为核心的传统供应链正被电池、电机、电控“三电”体系取代。
从近年来的业绩表现来看,2022—2024年,天普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29亿元、3.48亿元、3.42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556.32万元、3060.82万元、3306.6万元。
进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双降,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51亿元,同比下降3.44%;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129.8万元,同比下降16.08%。在公告中,公司也直言:“经营业绩始终未得到改善,上市公司经营发展面临多重困难挑战。”
据了解,本次入主上市公司后,杨龚轶凡也将促使上市公司紧跟市场趋势和变化,从传统油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
“新能源汽车符合全球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谈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9月17日晚间,天普股份在停牌核查结果公告中,还披露了四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在2025年2月14日至2025年8月14日期间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天普股份表示,公司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不存在内幕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形,上述人员的股票交易行为均发生在内幕信息形成或知悉之前,上述交易不属于内幕交易。截至9月17日,四名自然人均已将买卖公司股票所获收益上缴至公司。若本次交易存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异常交易行为情形,后续可能会存在终止的风险。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