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持股还是持币?节后市场行情可能怎么走?一线私募人士最新解读来了

2025.09.28 | 604061491 | 2次围观

  界面新闻记者 | 龙力

  “本来打算满仓过节的,但是这几天市场的波动有点大,所以又有些动摇了。”资深投资者郑先生对界面新闻表示。

  十一小长假将至,“持股还是持币过节”成为摆在许多投资者面前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作为A股市场上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私募们将维持怎样的仓位来过节?

  “不做仓位调整,接近满仓过国庆小长假。”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对界面新闻表示。

  “节前仓位可能依旧保持5-7成”,小禹投资基金经理黎仕禹对界面新闻谈到,“当前市场处于震荡行情,倘若仓位过轻可能会出现踏空行情的情况;而仓位过重可能在市场杀跌回调时候比较‘受伤’,所以‘半仓做滚动,适当进行高抛低吸’可能是当前阶段比较合适的策略。”

  维持较高仓位过节是很多私募的共识。

  私募排排网调查数据显示,有65.38%的私募认为假期外围市场及消息面扰动有限,倾向于重仓或满仓过节(仓位>70%);17.31%的私募认为相较于假期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市场个股机会更值得看好,选择中等偏重仓位过节(50%≤仓位≤70%)。

持股还是持币?节后市场行情可能怎么走?一线私募人士最新解读来了

  尚艺投资总经理王峥对界面新闻表示,持股过节的核心逻辑是确定性机会覆盖短期扰动。流动性层面,美联储9月已降息25个基点,市场预期年底前再降50个基点,全球流动性宽松基调明确;资金层面,A股AI+龙头两融交易额占比远超市场均值,显示核心资金未离场。同时,历史数据显示,国庆后5个交易日沪指上涨概率超过六成,此时持币空仓面临的踏空风险,远大于持股需承担的短期波动风险。

  不过,据私募排排网调查数据,也有11.54%的私募认为假期外围市场及消息面不确定性因素需着重考量,选择中等偏轻仓位过节(30%≤仓位<50%);另外5.77%的私募则认为节后市场可能有调整风险,选择轻仓过节(仓位<30%)。

  界面新闻统计了过去十年(即2015年至2024年)万得全A指数在十一假期之后不同时间段内的表现情况。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万得全A指数节后1日、5日、20日上涨概率均为70%,节后10日上涨概率为80%,但是不同年份节后各个时间段内的涨跌情况并不完全一致。以2024年为例,万得全A指数节后首日大涨7.14%,节后5日反而下跌1.57%,节后10日和节后20日分别上涨0.06%和2.43%。

持股还是持币?节后市场行情可能怎么走?一线私募人士最新解读来了

  与私募机构相比,普通投资者仓位调整灵活度更高,面对持股还是持仓过节这类问题时往往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对界面新闻表示,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如短期资金使用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等来抉择,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保守型投资者可选择持币,承受能力中等偏高的投资者持币的话,可能错失节后布局的窗口,会相对被动。

  袁华明认为,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可以适度降低仓位,规避假期中的系统不确定性,考虑到当前市场存在的结构性机会,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或许没必要假期就减仓,这样有可能会错失节后行情。

  “综合历史规律、政策力度、资金动向与估值水平,适量持股过节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理性选择”,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对界面新闻表示,“但持股并非满仓豪赌,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纠结持币还是持股意义有限,更应将精力投向持什么股,紧扣政策鼓励、资金持续流入且估值合理的优质标的,才能在节后行情中占据主动。”

  近期以来A股市场整体走势较强,截至9月26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相较于4月上旬刷出的年内低点涨幅已经分别高达25.90%、44.84%和79.41%。

持股还是持币?节后市场行情可能怎么走?一线私募人士最新解读来了

  在指数已经处于阶段高位的背景下,节后市场行情可能会如何演绎?哪些方向有望成为投资主线?

  刘岩认为,过去十年国庆后五个交易日沪指上涨概率达七成,平均涨幅近2%,节后红包效应显著。叠加9月PMI仍处荣枯线下,政策在假期前后集中释放的概率大幅提升,稳地产、促消费、降准降息等工具已蓄势待发,为市场提供坚实安全垫。市场整体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弹性充足,节后修复行情可期。

  袁华明表示,短期A股市场有一定调整风险,但是今年流动性维持宽松,国内稳增长政策频出,加上外围市场近期走势较强,年底前A股市场继续震荡走强机会更大一些。

  小禹投资基金经理黎仕禹对界面新闻分析称,市场自九月份以来,进入到震荡调整阶段,四季度市场可能还是一个“先抑后扬”的局面,倘若当市场突破箱体震荡,站上4000点可能预示着牛市的“下半场”开启,随之可能就会往4500点位置冲击。牛市“下半场”,更加看好新能源和科技中的机器人方向,比如新能源当中固态电池安全性更高,必然会取代传统液态电池;机器人未来几年也将会迎来“量产”时刻。

  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有70.19%的私募对节后行情持乐观态度,还有20.19%和9.62%的私募分别对节后行情持中性态度和谨慎态度。市场主线上,59.62%的私募看好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21.15%的私募看好新能源、房地产产业链等估值修复方向;另外还有部分私募看好银行、保险、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方向,贵金属、有色、石油、煤炭等周期股方向以及新兴消费、受益于政策补贴的传统消费等泛消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