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7月5日晚,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骤然升级,美团放出了大量“0元喝”、“0元吃”以及“满25减21”“满25减20”的外卖红包券,瞬间点燃用户热情,甚至美团服务器都在消费者高涨的热情下轰然“崩溃”。
7月5日晚,美团官方回应称:“因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触发了服务器限流保护,小范围地区用户出现了短时服务异常,现已全面恢复。”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据美团内网公布信息显示,截至当晚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
这场上亿的外卖狂欢背后,是美团对阿里淘宝闪购迅猛攻势的强力反击。7月2日,阿里率先开启了这场疯狂的“补贴”之争,淘宝闪购宣布上线两月日订单突破6000万,并以巨大流量反哺线下,同时官宣将在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
京东虽未有新的大动作,但正是它的入局引发的连锁反应。从0佣金招募商家到给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再到高额补贴,京东的每一步都在重构行业的底层逻辑。6月27日,据京东黑板报,京东外卖覆盖企业数量已超15000家。
但这样的竞争真是良性的吗?“补贴”大战开始的同时,中小商家在内卷中被迫承担更高成本,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消费者则陷入了 “补贴成瘾” 的怪圈,可能在低价诱惑中透支消费甚至造成浪费。
例如,有用户在社交平台晒出塞满奶茶的冰箱,配文:“美团免单券的胜利。”还有用户表示:“再这么喝下去怀疑自己要去医院了,不占便宜又心有不甘。”
还有一个连锁反应是:当巨头在补贴泥潭中厮杀时,港股新茶饮板块却上演独立行情。
7月7日,港股茶饮股普涨,截至上午10时,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团分别上涨9.17%、7.69%、4.86%。截至7日收盘,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团分别上涨11.04%、6.15%、5.74%。
外卖巨头们就像鹬蚌一样缠斗不休,得利的渔翁却是新茶饮企业。有业内人士表示,茶饮与咖啡品类凭借其高频、低客单、出餐稳定的特性,天然成为承接这波流量红利的绝佳载体。
不过,奶茶店爆单了,商家未必就赚得多。某蜜雪冰城店主表示,在“补贴大战”的周末下线了冰鲜柠檬水,“太累了,每天1000多单根本做不出来,而且挣得太少了。”据媒体报道,消费者拿到手的优惠价格并不是平台全部承担,商家也要承担一部分,很多时候根本赚不到钱。
当“0元喝”的狂欢散去,留下的不应只有宕机的服务器和透支的商家,更应是产业效率的真正提升。对于茶饮品牌而言,抓住这波流量红利只是起点,如何将补贴带来的用户转化为品牌忠诚,才是决定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毕竟商战的真谛,从来不是请客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