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港股三姐妹”之一的老铺黄金,最近股价坐上了过山车。
过去一年,老铺黄金涨疯了。从2024年6月28日港股上市的40.5港元/股发行价,跃升至1100港元/股,成为港股年度涨幅最猛的企业,涨幅超20倍,市盈率达41倍,因此和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并列,称为“港股三姐妹”。
但从7月9日开始,其股价从1080港元/股的高点,持续下跌到7月15日的888港元/股,跌幅达18%,这个想做“黄金界爱马仕”的品牌,近期显露出罕见的疲态。
01
20倍暴涨后的急跌
“别闹了,我几十万1000多(指股价)挂山顶上了”“媳妇不跟我说,1100港元的时候梭哈,正在吵架中”“难受的吃不下饭,家人们,跌太多了”,最近老铺黄金的股吧里哀声一片。
他们“习惯”了过去一年老铺黄金的疯长。2024年的业绩强劲也支撑着涨势。4月,老铺黄金发布2024年度报告,当年实现销售业绩98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
突然股价的下跌,让一些人摸不着头脑。
消息面上,老铺黄金4月初公告,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申请,拟将三名股东持有的4039万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并上市交易。此外,6月28日,老铺黄金将迎来上市后最大规模限售股解禁,12名股东合计持有的14264.25万股股份(占总股本86.44%)将解禁。
尽管目前还未有大规模套现的动作传出,但不排除会有解禁股份趁高位获利,这也成了摆在老铺黄金头上的一把剑。
根据wind数据的老铺黄金基金重仓汇总记录,持股基金数在本期(截至2025年3月31日)为46支,较上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增幅142.11%,但基金持股总数却下降了10.61%。意味着今年机构对老铺黄金关注度升高,但整体持仓量反而在收缩,“增持”的基金数远低于“减持”及“淡出重仓”的,新入场资金以“散装”小基金为主,机构的分歧也在加剧。
面对股价回调,投行观点也呈现出分歧。
花旗发布研报称,经过股价调整后,预测今明两年其市盈率分别为30倍及22倍,对该股维持“买入”评级,并启动30天上行催化剂观察。
而瑞银此前发表报告指,根据该行与投资者的对话,买方对老铺黄金2025年的盈利预期为40亿至60亿人民币,即按年增长170%至300%,该行认为预期似乎偏高,并且老铺黄金面临金价波动、各店财报分化以及毛利率可能按年下降的短期下行风险,另一个下行风险则是股东的潜在获利回吐。
02
老铺黄金到底值不值?
不论股价还是产品,市场对老铺黄金的核心质疑始终是:其高溢价是否合理?
年报显示,老铺黄金中国内地单个商场平均实现销售业绩达3.28亿元。业绩说明会上,创始人徐高明放出豪言:“未来平均店效要超过10亿元,店效低于5亿元的店面将被关掉。”还公开叫板爱马仕:“卖黄金的,如果比不过卖皮具的,我们要回去反省一下。”
老铺黄金很会做“人设”,对“黄金界爱马仕”的打造上,是不遗余力的。别的黄金品牌开店在商场人潮涌动的1楼,它的门店选址紧邻卡地亚、梵克雅宝等奢侈品大牌;给顾客提供依云矿泉水和歌帝梵巧克力;此外,还十分擅长使用饥饿营销。
然而,支撑其高溢价的根基,正面临挑战。
和奢侈品类似,老铺黄金保持着一年2-3次左右的涨价规律。但在过去一年,其产品涨价的同时黄金金价也在疯长,实际上为品牌设计、工艺溢价买单的消费者比例有多少还有待观察。
目前在投诉平台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上,开始出现多起与老铺黄金有关的降价纠纷。一位消费者提到,4月22日在老铺黄金线上旗舰店花近6.2万购买吊坠,后发现在5月12号就开始的618活动,同一商品降价6182元,这让该消费者愤怒不已,对客服“活动无法预知”的说法不买账,直言“我们消费者就该当冤大头吗?”
其次,其工艺壁垒也并不坚固。古法黄金赛道竞争激烈,周大福、菜百、周生生、六福、京工美作乃至“深圳水贝”都已布局同类产品,且2021-2023年,老铺黄金外包生产比例高达4成上下,这都削弱了其“独特工艺”的说服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老铺黄金的黄金纯度是990,而非市面上普遍见到的999纯度,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也有一些消费者表示介意。
值得警惕的还有竞争格局的变化。当老铺黄金聚焦于SKP的鎏金展厅时,一批定位相似的“隐形冠军”也在悄然崛起。例如也做古法手工黄金产品的琳朝珠宝,在抖音已积累130万粉丝,远超老铺黄金的11万,君佩珠宝则探索着另一条路,产品保留古法精髓却更适配日常佩戴,吸引了年轻新贵群体。
无论是消费者对降价的不满、工艺独特性的稀释、纯度差异的顾虑,还是新兴对手在流量和产品稀缺性上的强劲挑战,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在黄金这一本质上具备强金融属性的品类中,单纯依靠奢侈品运营逻辑,能否持续支撑其远超同行的溢价?
老铺黄金需要向市场证明,它的品牌价值足以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老铺”二字,而非仅仅是黄金本身和营销包装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