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超70亿商誉悬顶,华润三九的“并购药方”难解增长之痛

2025.08.22 | 604061491 | 1次围观

  华润三九最新半年报揭开了一道刺眼的伤口:在营收微增4.99%至148.1亿元的同时,净利润却暴跌24.31%至18.15亿元。尤其二季度单季净利润5.45亿元,同比近乎腰斩(下滑47.3%),创下近年最大跌幅。当市场还在消化“流感高基数”的解释时,一份39.39亿元、同比激增18.94%的销售费用账单,揭示了利润失血的真实病灶。

  核心业务增长失速,集采阴影挥之不去

超70亿商誉悬顶,华润三九的“并购药方”难解增长之痛

  作为贡献54%营收的支柱,CHC(自我诊疗)业务上半年仅增长2.8%至79.94亿元,疲态尽显。明星产品“999感冒灵”虽以37.5亿元销售额领跑零售市场,却面临双重夹击:一方面,流感消退导致需求萎缩,存货激增至65.23亿元,合同负债同比缩水20%.

  另一方面,中成药集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去年安徽曾将感冒灵纳入集采草案,一旦政策落地,白云山、以岭药业(维权)等对手将借低价攻势蚕食市场。为守住份额,华润三九被迫砸下日均超2170万元的营销费用,反噬利润空间。

  并购驱动的处方药狂欢,埋下70亿商誉地雷

  与CHC的困局相反,处方药业务凭借收购天士力等动作,营收暴增100%至48.38亿元。然而这场狂欢代价高昂:截至上半年,公司商誉飙升至70.45亿元,占非流动资产23.4%,如同一颗随时引爆的业绩炸弹。

  被寄予厚望的天士力自身增长乏力(上半年营收下滑1.91%),若整合不及预期,巨额商誉减值将直接冲击净利润。华润三九近期挂牌转让安国中药、九州通医药股权等“瘦身”举措,正是对激进并购的纠偏,但数百万级的交易规模对70亿商誉而言杯水车薪。

  眼下,华润三九站在十字路口:CHC业务面临存量市场的贴身肉搏,处方药扩张背负沉重商誉包袱。销售费用的失控式增长,暴露出其“以营销换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当并购红利消退、政策风险升温和市场竞争白热化三重压力叠加,这家OTC巨头或许正迎来真正的至暗时刻——半年报的利润滑坡,可能只是危机的序曲。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