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首家为企业、投资者及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可交割现货加密资产交易服务的机构正式出炉。
渣打集团 7 月 15 日率先在加密资产交易领域迈出关键步伐,针对机构客户推出整合式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其英国分行已正式上线比特币和以太币现货交易,并计划短期内推出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
“此次数字资产交易业务的初期设立工作通过渣打英国进行。渣打英国已是英国授权的存款机构。由于这些新数字资产业务需要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额外注册许可,银行已申请并于本月获得了该项批准。”渣打集团相关负责人今日回复财联社记者。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外资行在数字资产交易、托管、稳定币等赛道的密集布局,国内机构对香港稳定币市场的积极入局,将共同推动行业向成熟化、规范化迈进。本周,美国 “加密货币周” 对相关法案的集中审议,叠加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生效的政策东风,或将为全球加密监管提供了新的参照维度。
外资银行加速拥抱加密资产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渣打集团本次推出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将在渣打银行受监管的银行业务框架内运营。渣打集团通过其企业和投资银行、以及分别通过渣打创投旗下Zodia Custody和Zodia Markets提供数字资产托管和交易服务,和另一家渣打创投旗下公司Libeara提供数字资产代币化服务。
从全球市场来看,近日多家国际银行透露在加密资产领域排兵布阵,业务触角广泛覆盖数字资产交易、托管、稳定币发行及相关技术应用等核心环节。除渣打集团外,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 Jane Fraser 于本周二向分析师表示,正考虑发行花旗稳定币,并且对政府允许银行更便捷地参与数字资产领域持欢迎态度。
摩根大通上个月宣布计划推出名为 JPMD 的存款代币,该代币仅对摩根大通的机构客户开放。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伊尼汉同样表达了对加密资产领域的关注,他表示在关键的加密立法通过后,该行将研究稳定币。
更早之前,星展银行在 2020 年 12 月推出全方位数字交易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提供加密货币等数字资产的资产代币化和二级市场交易服务,涵盖证券化代币发行、数字货币交易、数字托管服务等。彼时,新加坡交易所还宣布持有星展银行数字交易平台 10% 的股份。
从全球范围来看,加密货币交易牌照仍以区域划分为主,尚未形成统一的主流监管标准。
某持有区域数字资产交易牌照的机构人士解释称,以香港证监会SFC颁发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为例,该牌照只是地方性的牌照,其监管效力仅限本地,无法覆盖全球虚拟资产(VA)业务。尽管持牌交易所的运营活动需严格遵循香港 SFC 的监管要求,但平台上交易的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其来源可遍及全球市场。
当前,美国进入“加密货币周”——美国众议院宣布将 7 月 14 日当周定为 “加密货币周”——审议《数字资产市场透明法案》(Clarity Act)、《反 CBDC 监控州法案》以及《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指导法案》(GENIUS Act)三项法案。这一系列法案审议落地,或将对美国加密货币市场带来更清晰的监管方向。
距离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还剩两周
在全球金融机构积极布局加密资产的大背景下,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率先迈出关键一步。
今年 5 月,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为香港引入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该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距今仅剩两周。届时香港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这也标志着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正式落地。
香港《稳定币条例》牌照申请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按照香港金管局已公开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名单,包括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圆币创新科技,以及渣打银行(香港)、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s Limited)、香港电讯(HKT)三家联合组成的申请主体。
此外,蚂蚁集团旗下两大核心业务板块蚂蚁国际、蚂蚁数科也明确表达了业务拓展意愿。蚂蚁数科已经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目前已跟监管进行过多轮沟通。蚂蚁国际则计划在《稳定币条例》生效后尽快提交申请。
申请者众但配额寥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在上个月透露,《稳定币条例》生效后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且初期阶段仅会批复个位数的发行牌照,发行人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