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来自重庆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犹如一记重锤,砸向上市仅六年的ST天圣(维权)(002872.SZ),彻底揭开了其精心编织、持续两年的财务造假网络。这家医药企业利用隐秘的关联方构筑账外资金池,两年间虚增利润高达1.21亿元,其手法之大胆、关联痕迹之明显,令人咋舌,更令其背后的中介机构责任备受拷问。
隐秘资金池:工程款与采购款的“乾坤大挪移”
监管调查揭示,ST天圣的造假核心在于一套“组合拳”。一方面,公司通过实控人刘群实际控制的重庆泰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泰泓公司)套取巨额工程款。令人震惊的是,泰泓公司正是ST天圣IPO募投项目——天圣(重庆)现代医药物流总部基地及口服固体制剂GMP技术改造项目的主要承建方。仅2017年,ST天圣就向泰泓公司支付工程款超过1.13亿元。另一方面,公司利用全资子公司长圣医药,通过虚增中药材采购成本的方式,两年合计虚减利润总额超过1亿元。
这些套取的资金并未消失,而是流入了ST天圣精心设置的账外资金池。这个“小金库”的关键作用,就是被用来支付销售费用,从而在账面上“创造”利润。2017年和2018年,公司通过此方式分别虚增利润总额9220.43万元和2882.30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30.21%和20.61%。
关联方“隐身术”:公开线索下的刻意隐瞒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扮演关键角色的关联方,其身份线索早已散落在公司的公开信息中,并非难以察觉。泰泓公司在ST天圣的IPO法律意见书中被明确列为“非关联方”,却堂而皇之地承建了超10亿元的募投项目。
另一家关联方重庆吾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吾想装饰)及其曾用名重庆吾想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重庆新合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新合邦建筑),不仅与ST天圣存在大量资金往来,其工商登记信息更是疑点重重:吾想装饰与新合邦建筑曾使用与ST天圣2017年工商年报完全一致的联系电话,邮箱和地址也高度重合。泰泓公司的联系电话,则与实控人刘群控制的其他空壳公司如出一辙。
然而,面对如此明显的关联痕迹,ST天圣选择了系统性隐瞒。2017年和2018年,公司未披露的关联交易金额分别达到惊人的4.81亿元和4863.11万元,导致其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中介“看门人”失职:审计、保荐防线形同虚设
此案最令人诟病的,是中介机构防线的全面失守。负责审计的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兴华所),在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为ST天圣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签字注册会计师叶民、李杰,甚至在兴华所官方宣传中高调庆祝ST天圣成为其2017年首家IPO成功的客户。
讽刺的是,叶民作为签字会计师的另一个项目——林州重机(002535.SZ)2017年年报,同样被证监会查出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虚增在建工程2.07亿元等)。而作为IPO保荐机构和持续督导机构的华西证券,在2017年出具的内部控制核查意见中,竟宣称ST天圣“法人治理结构较为完善,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然而,法院判决书显示,就在2017年,实控人刘群已开始大规模挪用公司资金,金额高达1.25亿元。
监管重拳落下,退市阴云笼罩
重庆证监局拟对ST天圣及22名相关责任人处以合计499万元的罚款,并对实控人刘群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ST天圣亦承认,此次处罚将导致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退市风险骤然升高。
结语
ST天圣的造假手法并非天衣无缝,其关联方网络通过公开的工商信息即可窥见端倪。此案不仅暴露了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财务造假的典型路径,更尖锐地拷问了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的履行。当审计报告和保荐意见在如此明显的疑点前依然“亮绿灯”,资本市场的诚信基石何以稳固?随着监管“零容忍”的持续深入,ST天圣及其失职的中介机构,无疑将成为检验监管成色的重要标靶。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